中国容器网 - 容器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材料行情 | 风云人物 | 技术前沿 | 企业新闻 | 热点资讯 | 行业访谈 | 行业资讯 | 营销管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技术前沿 > 附海花木业迈向专业化容器化彩色化
6.biz | 商业搜索

附海花木业迈向专业化容器化彩色化

信息来源:rooqoo.com.cn   时间: 2019-07-13  浏览次数:21

慈溪新闻网讯天气渐热,正是杯苗种植户的农闲时节,但在附海镇海联园林专业合作社去年刚翻新的大棚中,62岁的负责人余卫国正在和工人们一起将杯苗装车发货,忙得热火朝天。海联园林专业合作社是一家利用大棚技术、采用容器培育小灌木苗的花木基地,大棚占地约50亩,主要承接上海以及宁波周边地区工程类小灌木苗订单,年销量达250万枝。

“理论上讲,这种高温季节正是杯苗生产的黄金时间,人人都想扦插,但没有人敢扦插。”余卫国一边查看前几天刚扦插的杯苗状况,一边向记者介绍。六月扦插发根快,但前提是杯苗要受得住酷暑的考验,一点点“照顾不周”“照料不当”就可能导致扦插的杯苗死亡,而智慧大棚就是破解这个种植难题的利刃。扦插首月棚内的温湿度决定了能否让小小的嫩苗在仅为1/3杯容量的营养土壤里成活,“人工浇水得等晚上7点土壤温度降下来后,而且得天天浇水,不然苗易被烫坏和干死,有了大棚就不用操心了。”在基地的棚内,水雾从中午开始均匀喷洒到晚上9点,既能防止棚内温度过高,又能使得苗木从叶子开始慢慢变湿润,不光吃水吃得透,还吃得恰到好处。使用智慧大棚以后,夏季扦插的小灌木苗的成活率从余师傅口中的“全军覆没”到近乎“百分百成活”。

粗放型的传统农业模式有了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加持,不再“听天由命”,不仅大大提升了种植条件可控性,还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目前,余师傅的花木基地里共搭建了78只智慧大棚,却只需7人就可管理基地所有大棚的日常运作,人力成本节省80%以上。余师傅算了一笔账,智慧大棚一天用电量很少,但若按照原来的人工种植模式,仅杯苗的日常浇水就需要20多人连续不停地劳作。“现在都在说智能制造,我们搞农业的也要智能种植,用智能大棚,成本省了质量升了,还是高科技好啊!”

近年来,素有“花木之乡”美誉的附海镇积极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在现有苗木种植的基础上,引导花木产业向专业化、容器化、彩色化方向发展,并重点更新农业大棚,带领农民闯出了一条农业创新的新路子。

与此同时,为破解传统花木结构性过剩难题,鼓励种植户引进新品种优化结构,发展大规格特色苗木和彩色树种苗木,并通过造型、品种改良等方式,进一步提高黄杨、罗汉松、蝴蝶兰盆景的产品附加值,转型升级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中高档花木,走精品化道路,形成特色品牌,助力花木产业转型升级。去年1月,附海花木亮相第五届(慈溪)环杭州湾绿色优质农产品博览会,缤纷的品种、精巧的造型引得观众纷纷拍照,参展首日,黑松盆景园便签下百万元的大单。

科学兴农,科学兴镇,为使“花木之乡”展现新的生命力,该镇与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关于“花卉苗木产业综合提升”建设项目框架合作协议书,融合高校力量为花木产业转型升级插上智慧翅膀。去年4月,中科院院士、国际著名磷化学家赵玉芬博士,携宁波大学倪锋教授和王永教授来该镇就植物营养土和营养液与附海园林花卉种植合作项目进行考察调研,并成功与该镇达成了结对意向,弥补花木产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短板,为花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绿色经济”提供支持。■全媒体记者 屠梦欣 通讯员 黄天远 徐娇妮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容器网证实,仅供您参考